8月18日電 《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》對加強職業傷害保障是如何考慮的?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18日表示,按照急用先行原則,正在制定平臺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辦法,擬開展職業傷害保障試點,力爭盡早地解決職業傷害保障不平衡、不充分的問題。
日前,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《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》(下稱《意見》)。18日,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,介紹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指導意見有關情況。
會上,有記者提問稱,目前社會上對外賣小哥等群體非常關注,關注他們發生交通事故等意外傷害后的保障問題?!兑庖姟穼訌娐殬I傷害保障是如何考慮的?
游鈞表示,近年來,外賣小哥等群體遭遇意外事故保障不到位問題時有發生,讓人痛心。勞動者在發生職業傷害后獲得有效救助是基本的社會認知。由于我國現行工傷保險制度是針對傳統的用工方式設計,建立在勞動關系的基礎上,而部分外賣小哥等就業方式相對靈活,沒有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,所以無法直接納入到現行的工傷保險制度來保障他們的權益。盡管多數平臺企業都是通過購買意外傷害險等商業保險,初步解決了他們的職業傷害保障有沒有的問題。但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保障水平過低,這些問題單靠市場力量難以有效解決。
“針對這種情況,按照急用先行原則,我們正在制定平臺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辦法,擬開展職業傷害保障試點,力爭盡早地解決職業傷害保障不平衡、不充分的問題?!庇吴x指出,初步考慮:
一是要明確平臺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是社會保險的定位,也就是由政府主導的保障制度,在現行工傷保險制度的大框架下建立和實施。
二是要創新制度模式,要適應平臺線上經營的特點,創新政策、創新方式,暢通平臺企業和平臺靈活就業人員的職業傷害保障渠道。
三是要試點先行??紤]到建立平臺靈活就業人員的職業傷害保障制度是一項關系復雜、涉及面廣、政策性強的制度創新,是全新領域,所以擬先從社會各界關注度較高、職業傷害風險較大的出行、外賣、即時配送、同城貨運這些行業入手,選擇部分工作基礎較好的省市來先行試點,待這個制度運行成熟以后再有序地全面推開,有效地保障平臺靈活就業人員的權益。
轉自:中國新聞網
【版權及免責聲明】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,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“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”,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。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。版權事宜請聯系:010-65363056。
延伸閱讀